水帘寺为文化旅游景点。
水濂禅寺位于桐柏县城西六公里的山峡中。殿堂后面,紧临一座百米峭崖,一弘山泉自崖巅倾泻下来,活像一条水晶挂帘悬在空中,将峭崖上部的一座天然石窟遮掩在幕后,称为水濂洞。寺因此为名。

豫南名刹水濂寺位于千里淮河之源桐柏山腹地,与洛阳白马寺、嵩山少林寺、开封大相国寺并称中原当代四大名寺。水濂寺是中国临济禅宗的重要道场。也是豫南鄂北佛教活动中心。
水濂寺院座落于桐柏山名胜水濂洞侧,枕翠峰,临壁流,水飞瀑舞于寺右,鸣吟唱于寺左,崇山环绕,洞锁烟霞,殿宇巍峨,圣像庄严。
寺院所建年代无考。据碑文记载,宋元佑三年(1088年)明嘉靖二十七年(1548年)清乾隆八年(1743年)均有重修。千百年来该寺时遇兵燹匪患;几经兴衰。1983年国家宗教政策得到全面落实,政府批准开放水濂寺为佛教活动场所。在各级政府关心重视下,水濂寺得到完整的修复,先后建成大雄宝殿、庇庐殿、玉佛楼、天王殿、山门、僧房楼、功德堂、禅林院、罗汉堂、华藏图书馆各类殿堂房舍120多间,各类佛菩萨像120多尊(其中大型精雕缅甸白玉佛像堪称中原一绝),大型木刻金刚12面,历代僧人传承保存的频伽藏一部,日本版大正藏两
部经书二万余册。石塔六座,石拱桥五座,
拦河坝一座,俨然一座百宝庄严的梵宇佛刹巍然重辉。1993年10月28日水濂寺举办佛像开光法会,全国22个省市的佛教四众弟子1800多人及美国、新加坡、马来西亚、新西兰和港澳台地区的佛教代表团代表出席了法会,前来观光的游客达5万多人,盛况空前。谱写了水濂寺千年历史的新篇章。出自《南阳旅游指南》。